爱心传递二十载
——记锌电解厂吴星燎助学团队
“我要感谢各位叔叔阿姨们,如果没有你们,我也许还在大山里,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你们帮助我圆梦,改变人生。”8月19日,在锌电解厂职工吴星燎为首发起的“炎陵助学团队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上,就读于吉首大学的资助对象蓝娜圆动情地说。
1997年,时任锌电解厂四工段工段长吴星燎偶然得知在炎陵大山里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上不起学,有的甚至小学就辍学了。他与工段团支部青年及骨干一合计,决定资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他们通过炎陵县教育局,从中选出几名贫困学生,炎陵县策源乡中心小学三人作为首批资助对象。
开学之前,吴星燎与同事一同前往炎陵贫困生吕怀英家中走访。他家处于大山之中,乘车无法到达,需步行两个多小时山路。尽管之前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走进他家还是被震惊了:墙壁裂开两指宽的裂缝,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一张只有三条腿靠着墙的木桌子是他们家的饭桌……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相继走访了其他几户贫困生家庭后义无反顾地决定:哪怕是从牙缝里扣出费用也要捐助这些孩子!
20年前,大家的经济收入都不高,一下子资助3名孩子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非常吃力。助学团队的行动得到了锌电解厂党政工的大力支撑,并给予物质和财力上的帮助。时任该厂团总支书记吴巧艳发动团员青年们加入到爱心助学的队伍中来。大家你5块,我10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这3名贫困生交学费外,还每个学期开学前送去部分生活学习用品。
20年过去了,该团队先后有50余人参与其中,资助的贫困生也陆陆续续从初中到高中并走入大学校门。二十年来,助学团队共资助贫困学子11名,资助现金15余万元以及大量生活学习用品。
如今,走入社会已经成家立业的第一批资助生吕怀英除了每次帮助助学团队推荐贫困生外,并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爱心助学的队伍中来,让这份爱心得以持续传递……
上一篇: 赵志顺在株冶讲党课
下一篇: 施设来株冶调研